最新消息:

关于小镇做题家热搜,广大网友们的观点

感想 eben 1144浏览

湖北省观网网友长文评论

 如果明星是光明正大凭本事考进去,那谁都无话可说,甚至还是一个学霸佳话。结果被人扒出来笔试取消了不说,人家大明星压根没参加面试,也没有公示成绩,就轻松赢过了各地奔波前来,还经历了疫情隔离的考生。何必呢?直接弄个定向招聘,别折腾其他的孩子了不行么?
       到这也就是个小范围事件,说句不好听的,大多数人只是吃瓜。中国新闻周刊的文化部大主编可倒好,直接把事情定性成了“小镇做题家”考编比不过大明星所以嫉妒心理作祟。这才捅了马蜂窝。小镇做题家怎么了?小镇做题家已经是广大中国最努力上进最有才华的一批人了!我一个又懒又笨的普通人,最敬佩的就是他们。结果小地方的人中龙凤,到了这些高高在上的人眼里,竟是这么的嫌弃和鄙视?
       这是年轻人焦虑的问题么?这是社会公平公义的问题!光是不公平都算了,小地方出来的人知道自己没本钱去和这种不公较真,只是勤勤恳恳的付出血汗,努力想要让自己的生活过的好些。可“小镇做题家因为比不过大明星还嫉妒别人”这样的论点,真的让人破防了。尤其这文章是登载在中字头的媒体上,而且这回不是临时工写的,署名可是中国新闻周刊的文化部主任!
       展现黄文秀事迹的电视剧“大山的女儿”还在央视上播着,张贵梅刚带着华坪女高的孩子们还在等着高考录取通知书,结果高高在上的某些人反手一个“酸葡萄心理的小镇做题家”打醒了多少人的家国梦?打碎了多少人的价值观?社会公信力这些年靠着一次又一次的努力建立起来,这阵子因为几件事被轻易的破坏。我就不懂,为什么现在没人管了?
       胡主编您水平可比那个杨主编高多了,定义成年轻人的集体焦虑,就好听多了,也没那么刺耳。可是这真对么?不是在转移焦点么?最可笑的是,平时明星发生点什么小事都要上热搜,这次这么大的社会争议,各大热搜榜上有没有一条?年轻人要你的福利倾斜?这事只关乎年轻人么?年轻人没父母?这种不公是针对所有中国人。每一个中国人要的是公平,要的是能够合理的分享到社会发展的成果,而不是被少数人以家国责任为借口,当牛马驱策,背负着繁重的枷锁,看着远在天边的海市蜃楼爬一辈子!
       焦虑?不不不。比我聪明和努力那么多的“小镇做题家”都让大人物这么瞧不起,我这种小镇错题本一点都不焦虑。我能力更差,更奋斗不过那些生下来就高高在上的人,反正到最后都是让那一小撮人整碗端走,而人家所在的利益集团大笔一挥,就可以用高房价和不断上涨的物价,将我辛苦奋斗的一生轻松剥夺干净,还有什么可焦虑的?不买房背房贷,不结婚生子,混日子,少生产,少消费,躺平还不会?让这些用眼神就能轻易秒杀我等小旮旯凡夫俗子的“超人”去拯救世界吧。
      会不会被退回,发不发的出去,我不知道,我自己说痛快了。爱谁谁去。

回复此网友的其他网友

为啥“到了这些高高在上的人眼里,竟是这么的嫌弃和鄙视?“  别的不说,仅仅这个事要细琢磨,就能看出有的东西其实是刻在人性和骨子里的,从来也没变过,即便在半个世纪前,只不过没有现在这么张扬,原因嘛,上岁数的人估计都知道的。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水能载舟,亦可覆舟。
上行下效  前车之鉴是谁不用说了吧


观友看问题还是比老胡更深一些,老胡可能在高处已久,不了解底层的实际情况,亦或者是偷换概念,转移矛盾。


可就这个寄生阶层,碰不得说不得!

 

广东省观网网友评论

我父母是双职工,母亲在我一岁时患癌症在北京协和医院住了大半年治病。
所以,我是从一岁就开始去托儿所,三岁去幼儿园全托,只有周末才能回家。现在退休了,偶尔还会梦到在幼儿园时每天早上端着小脸盆排队洗漱,吃完饭,帮忙收拾碗筷送到厨房,大厨会拿出锅巴奖励勤劳的孩子……
那时,几乎每家都是双职工,大多数家庭都有三四个孩子。因为公立的托儿所和幼儿园全托体系的完善且收费便宜,非常实际的解决了各个家庭的孩子看护问题。孩子从小过集体生活,学会了独立、分享、遵守纪律和规则。周末才能家人团聚,都特别的珍惜幸福的时光。
因此,关于福利体系适度向年轻人倾斜,个人建议是应该完善公立托儿所和幼儿园全托的体系,解放那些背着房贷996的父母。也让孩子能在集体生活中学会独立和协作,能更好的衔接小学校园的学习生活,能大大减少家里不管孩子作业时父慈子孝,一教孩子作业时鸡飞狗跳的现象。

四川省网友回复该网友

几点看法:1.这原本就不是一个娱乐话题,明星拿考编斗大家耍?招聘单位的公示也是闹着玩的?2.何为福利?把考编当福利?3.年轻人有视野和期望是对的,但为什么有失落感呢,就因为前面的人比自己收入高,待遇好?中间是不是缺少了奋斗环节呢,谁都不奋斗,这社会怎么进步。4.年轻人花销大?花在哪里了?追星?超前消费?攀比?内卷享受当下?还是提高自己实力了?5.发展经济没错,但发展经济靠老人吗?靠给年轻人福利吗?6.要尽可能倡导一种公平的社会竞争环境,而不是演而优则仕,更何况有些明星技德不配位呢。7.这篇稿件不是老胡写的!斗大家笑一笑而已!

知乎网友回答1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谁看懂了小镇做题家,谁就读懂了中国的未来。

其实我们可以把小镇做题家这个范围,放宽泛一点,在现实生活中有这样一群大学生。

他们都是从乡村,小镇小县城,还有中大城市的下层中发奋读书考出来的,其中不乏诸多名校的毕业生。

他们的父母可能是农民工,可能是98年左右下岗的国企工人子弟,可能是小商小贩,他们自己可能是留守儿童。

他们在成长过程中,看到自己的父母打工中付出的大量血汗,看到自己的父母求生存中遭遇的各种屈辱。

然而他们越来越发现,自己的父母凭借努力并没有改变他们的经济地位,社会地位,政治地位,反而付出的血汗越多,经济地位,社会地位,政治地位越来越丧失。

在这个过程中可能还屈辱地接受过各种公益人士的爱心❤ ,他们要感恩。

在他们上大学之前,满心想的都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的家境,甚至出人头地,像京东的强哥一样。

但是当他们考上大学之后,渐渐发现,非但看不到自己未来有什么希望,还要背负着父母用血汗支撑起来的期望的辜负。

他们要么消极沉沦,要么满脑子学习各种励志学成功学,幻想着有一天出人头地,碾压他人。

越往后,他们成功的机会就越来越少,时间越长,他们就越透彻地看明白,书上曾经出现过无数遍的两个字:阶级

他们开始翻书,他们的阶级意识开始觉醒。

这意味着以工农出身的知识分子开始回归。这种阶级意识的回归,增长和觉醒,现在变得越来越坚实。

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黄巢,

宋江这些都是小知识分子,小知识分子一旦和工农结合就会产生翻天覆地的伟力。

虽然新的觉醒已经开始,但道路依然漫长。道阻且长,行者将至!


如果说小镇做题家们哭哭啼啼,开始不满了,那这40年来那么多农民工人,他们一开始的哭哭啼啼,又有谁听到了呢?

农民工人又能去哪里喊冤,向谁抱怨诉说:这些“小镇做题家,大镇做题家”都看不起我们呢??

正如李敖说的话那样:

你们下乡三年,就哭爹喊娘,那就说明乡下农村确实苦。

——那么,世世代代一直生活在那里的农民又向谁诉苦?

城里老爷不是动不动想“归田园居”、动不动说“农家乐”吗?

那为啥上山下乡几年,就委屈成那样?凭什么你们以为明窗亮几、红袖添香是理所应当?农民工人就得给你们服务?

所以到这里,你就会明白他老人家为什么要彻底摧毁文人群体的特权,彻底打破他们对舆论的垄断权。

关于小镇做题家热搜,广大网友们的观点-1

他要打破“知识精英”的权力,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是平等的,工人农民要学知识,知识分子要参加劳动,相互学习。

他要打破“财富精英”的权力,内外的各种家族经济势力,各种贪污受贿,为自己谋私利的,坚决彻底毫不留情的严厉打击。

他要打破“权力精英”的权力,谁敢整团伙帮派,搞小圈子,谁敢拉起山头就整谁。让民众都起来监督批斗,各种各样的权力任性腐败,实行大民主。

你如果仔细观察过的话,就会发现,金钱是一种权力,知识(不止舆论话语权)也是一种权力,权力当然更是一种权力。

各行各业的学阀,教授,资本家,还有官员,有头有脸有权有势的大多都是这些人,具体的个别人可能是好人,但作为一个群体阶层总是和工农割裂的,很多东西又依附在这上面。

所以在现实生活中,金钱权力知识三者是相互勾结,牢牢抱成团的,构造了社会完整的金字塔,层层森严。

就比如那个四字少年,你看看被网友们挖出来的那些料,是不是能看到这三种力量?

理解了这一点,你才可能完全明白,那个73岁的可爱老头儿为什么要干那件事了!

关于小镇做题家热搜,广大网友们的观点-2


投胎越幸运的人,努力带来的回报率就越高;而没有被出生彩票眷顾的人们,却因为自己努力向上而受到嘲讽,这大概就是「小镇做题家」的无奈。


时代的眼泪

划过巨人的眼角

很快风干


自己的理解,“小镇做题家”就是指因为现实中的城乡发展差距和体制倾斜的原因,而处在发展起点上的弱势位置,继而不得不选择“读书”这条出路的群体吧。


 

转载请注明:落伍老站长 » 关于小镇做题家热搜,广大网友们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