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最大的问题在于,现在的写手以两种居多:低幼龄化和职业化。
这两种类型最大的共通点也是缺点在于对社会阅历的不足。
以前晋江bbs(非绿JJ)那几个文库还没有关门的时候,写文的写手多半还是用爱发电,因此基本上作者相当一部分都是有正常工作的,有社会经验的人;还有一部分是大学生,相对初中、高中生来说,大学生活也毕竟更接近社会化一点。因此这批写手写出来的东西,尤其是现代文,相对来说不会过于脱离实际,还是基于一个现实框架去写的。而且当时可以用来借鉴或者参考的小说相对来说本来也是传统作家的小说偏多,相对来说不会与我们的现实认知偏离得太多。
然而随着大家对“用爱发电”的宽容,越来越多的低幼龄写手加入到写文的队伍中,不管文笔多烂,都会有叫好的亲友团。而写文可以赚钱谋生,也使得一些学生在尚未踏出校园就开始以写文作为谋生的职业。社会实践什么样,职场是什么样,这两个群体都没有真真正正的了解过,但一篇篇严重脱离实际的娱乐圈文,金主文,霸总文就这么诞生了。这样的文,必然导致受众也往越来越低龄化的方向发展,反过来导致这类型的文反而受追捧。所以这样的文越来越多。而新加入进来的写手,他们能参考的也越来越多地是这类网文,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另外一方面,作者将写作当做唯一的职业后,就是被资本方的平台牵着鼻子走。入v文对字数的要求,对更新频率的要求,往往使作者疲于奔命,压力山大。这样的情况下,为了保证更新的频次和字数,质量反而成了不重要的东西,于是我们看到了越来越多的注水肉,越来越多存在明显逻辑问题的网文。
诚然,不管是什么时代,好作者都是必然会存在的,但是因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写网文,作者的基数越来越大的情况下,好作者的数量没有特别增加。因此我们会觉得好作品的比例越来越低。对于读者来说,广撒网的快餐式阅读模式下,能找到好作品的概率(尤其是不熟悉的新作者的作品)也就越来越低。
其实我还有一点没有讲到的也跟低龄化有关的。就是可能现在中年那一代人,在童年或者少年时期能接触到的影视资源毕竟有限,因此阅读所占用的时间可能比看剧更多。但是现在是网剧爆炸的时代,一年可能要出几十部甚至上百部网剧。相较于文字来说,影视剧是视听画面的立体结合,比单纯的文字更加容易吸引到低龄群体,因此现在的写手在写作上更多是受到影视剧的影响。一个很明显的特征就是,现在的网文,在细节上都是事无巨细地进行描写。读者经常评价说:啊,写得真好!有画面感!这是因为作者在创作的时候脑子里先想到的不是结构和逻辑,而是画面,是镜头。所以现在的很多文,可能适合拿去做剧本,而不是小说。
从文学的魅力来说,不是华丽的辞藻的堆砌,也不是精致的描写,而是逻辑的合理和适当的留白。好的文学作品,是要留给读者一定的想象空间的。事无巨细地把每个角色的表情心理全部刻画完了,读者看得时候是爽了,因为不需要用脑子了,但是没有回味的空间了。就好像一杯没有回甘的苦咖啡,喝的时候上头,喝完只想漱口。
上面说到的问题,要意识到不难,但是要改变很难。我记得我上大学那会儿模仿的是古龙和温瑞安的风格,还是以简短和做隐藏式铺垫为主。十几年没写文字后,这两年重新拾起来,很明显地也犯了上面说到的毛病。每次更新写到中段就能意识到自己的问题,但是每次看看已经写了一两千字了就实在懒得改了。毕竟每个字也都是自己辛辛苦苦想出来的。其实我觉得自己每天在洗澡的时候的脑洞才是刚刚好的,有大逻辑和框架,也有基于某几个关键逻辑的比较精准的描述,但是不深究细节。然而每次洗完澡就只想躺成一条咸鱼,懒得再码字了(笑cry)
我也不好说,是不是越来越差,毕竟咱也没写过文,只看,也不知道那个圈子里到底啥样子。
但……这么说吧,我手机上有个小说APP(非JJ)。每次戳开……小说标题就完全无法直视,什么霸道总裁的都没法跟它们比,而且是所有标题都走这种可怕的在我看来及其“幼稚”的路数,即时有看起来哪怕文艺一点的标题,在后来都会在编辑的建议下改成让人无法直视的标题,也就是说……这是被编辑设定好的路数,“卖点”就是这个,既然能这么起,就说明真的有人喜欢……光这点我就没法理解了
再说那个因为同人文而引发的“战争”,我去了解这件事的时候,看了一下对涉事文章的介绍……我要裂开了……现在很多文,那种“新颖”的设定,“新潮”的角度,我这个老太婆是无法理解的,所以,我也不好说是我老了跟不上时代才看不进去现在书,还是作者写的不好。
其实现在的作品可以看出来,作者一个个年龄都不大,行文用词都很幼稚,逻辑性也缺乏,甚至不能讲一个精彩的故事,更别说,有的作品甚至会出现三观不正的严重问题。
时代变了,人也变了,市场跟着变……
就个人角度来说,是我看的文多了,人生也已经走了一截,在不同的过程中有不同的想法。以前看校园文不觉得有什么,现在重新去看大概会疯狂吐槽这些学生怎么不好好读书,夜晚不回宿舍休息大胆探班,你舍监巡逻保安呢收钱不干活?
当人见识到不同的环境和社会阅历越来越多时,再去看书就觉得不可思议。有些作者大概还在读书,他们的脑洞很大部分值得赞叹,但剧情和感情戏有时候又会透露出一种和读者生活格格不入的错觉:我无法理解为什么总裁可以那么有空、28岁都没有就坐上了总经理的位置、一个新手作者才写了5-10章的小说内容瞬间火爆了整个论坛和微博而且是在没有水军的情况下、团队那么重要你为什么要为了自己的私事让所有人陪着跳火坑?或者真的有这种人,但我身边的环境限制了我,它塑造我的世界观的同时也限制了一部分,无法对那些高大上的东西产生认同。
所以越到后面,我宁愿看无CP或者感情戏很少的专门走剧情的小说,也不怎么愿意看“渣过我的都来跪舔我了”“豪门女反派被恶毒BOSS当成心尖宠”“养过的崽崽在某天变成了老攻”这种看着就可能很挑战大脑逻辑的文。
当然肯定还是会有各种好文的,以前一起跟着成长的作者肯定也还有在写的,只是现在市场影响很大,“老”读者的离开或者坚守,在有各种年轻层次的新读者的涌入影响下,作者为了吃饭难免也会受影响,这都无可厚非。
精品固然有,但整体来说,现在的文确实没有以前那么好看了。
网文整体质量如何其实不太好评价,因为数量实在太多了,筛选机制又比较原始低效。但我去年网文看多后感觉有些文用过于直白和详细的文字去描写一个简单的事情,会降低我对复杂世界的理解力和敏感性。所以今年还是提高了一下严肃作家的阅读比例。
但网文还是有不少好处,起码它给了女性作家更多出人头地的空间。今年我看过印象比较深的一本书就是《如何抑止女性写作》,本来系统性的抑止在已经相对固化的作家世界里已经是思维定势,但至少在网文这里,女性作家写写吃饭穿衣,家长里短,小情小爱,甚至畅享女尊世界,我觉得都挺有价值的。今年半年总结时就发现上半年看的书基本全是老头子写的,提高阅读列表里的女性作家比例就靠网文了。。
现在的文好多阅读没有任何愉悦感,就算是快餐文化,连最基本的愉悦感都没有,那真是纯粹浪费时间了。不仅是网文,即使是实体书也是一样,现在每年出版那么多书籍,真大浪淘沙,有些书全靠营销,买回来一看就是坨屎。
网文现在饭圈化越来越严重了,以前虽然也有读者粉丝各种撕的,但不像现在这样。
耽改真是辣鸡。资本下场,没啥好看的了
记得以前老文里,作业写本书还会考证下历史,通过自身阅读大量的相关书籍,来给自己的书增加支撑力。让你读书时不说涨知识,最起码不会有出戏感。我记得我看完五色龙章和丢疯子的前几篇文后疯狂百度了相关历史人物。
现在的很多作者写的文基本全靠脑洞支撑,而且洞里还都是水。不是说我不尊重他们,而是看完他们写的文,第二天啥也想不起来,浪费时间不说还让人更空虚。
所以我已经很长时间不具体看啥书了,基本看下书名、内容介绍、读者反馈什么的就过了。有时候读者吐槽比书本身还要精彩
转载请注明:落伍老站长 » 为什么现在的一些网络小说越来越难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