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西双版纳有酒店价格疯涨 15 倍,汉庭都要两千多元,有人被临时退单,人到当地却无法入住,如何看待此事?

创业 eben 来源:知乎 438浏览 0评论

西双版纳有酒店价格疯涨 15 倍,汉庭都要两千多元,有人被临时退单,人到当地却无法入住,如何看待此事?-1

我以前听过一些做旅游的大佬聊过类似的话题,背后的博弈其实明明白白。

类似的新闻年年有,以后也同样会年年有,因为思路完全就错了。

现在问题是价格高昂么?根本不是。

站在消费者的角度,是完全不介意你涨价的。

你哪怕一个房间20万都可以,只要消费者能提前知晓,我直接就不去了嘛。

经典的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供需导致了价格波动,价格波动再来调节供需。

看不见的手之所以有缺陷,是因为信息有滞后性。

现在是互联网时代,滞后性大大降低,对亚当斯密理论是一个很好的查漏补缺。

这就和奢侈品一个道理。

你随便涨价,你上天了都行,反正收割不到我头上。

同理,旅游高峰不用限定价格,暴涨嘛,使劲涨,明目张胆的涨,清清楚楚的涨。

10块钱的椰子你卖199,可以;200块的房间你卖3000;没问题,588的烤肉你要3999,稳妥。

暴涨了没人去了,自然就有做旅游的从业者扛不住会降下来。

说难听点,去泰国享受一圈不香么?那是真把消费者当祖宗,现在又不用隔离了。

那真正怕的是什么呢?

是关门打狗。

大假之前,一副温柔和平,一副笑脸相迎,一副当地旅游局物价局联手出击。

结果消费者真信了,路费已经投入,心情已经愉快,然后突然告诉你,不好意思,竹杠来了。

这就是这个新闻,和无数新闻里面,反复发生的事情。

本来订好的,现在突然说你没订上,坐地起价。

这套路,太熟悉了,味道太冲了。

有一说一,平台和酒店,我更倾向于酒店撒谎了。

因为成本收益风险的简单评估就知道,平台也许不在乎赚这点小钱,也更害怕罚款;而对于有些酒店来说,每年有恃无恐的专门吃这一波。

不夸张的说,所有的旅游景区,有一个算一个,都秉持着一个观点:

全国人民14亿人呢,一人来一次,我们就可以财富自由了。

那还有什么好说的,总会有酒店、餐馆、礼品店、旅行社按捺不住躁动的心,动手宰人。

都知道关门打狗不厚道,也都知道吃相太难看消费者必然要投诉。

问题在于,投诉以后的处理,半点威慑力都没有。

下面给大家讲几个故事,你可以当成段子,也可以当做笑料。

一个老哥做民宿的,地处半山腰独此一家,早上还有点小雾气来个仙境笼罩,很容易出片子。

所以在川西大环线上小有名气。

再加上老哥一直老实本分,服务到位,以质取胜。

一张小嘴贼甜,一手相机玩的贼溜,经常给颜值较高的男女游客主动拍照留念,作为自己的宣传,小红书和大众点评玩儿的起飞。

结果去年五一,也玩了一次关门打狗。

来了以后说平台没有订上,要按现价来。

所谓的现价也就是自己表的,反正方圆几十公里就这一家还算体面的,那是狠狠的坑了一波慕名而来的人。

对应负责的部门处罚了,罚了小2万,老哥蹦蹦跳跳的交钱了。

这波操作,别人估计他至少额外割了50多万。

你说他为什么这样砸饭碗呢?

很简单,他要把民宿转出去了,新老板打算在这个地方搞个伪温泉酒店,主要是看中了这个得天独厚的位置。

这波关门打狗对后面的老板没影响,反正新装修新名字新面目;前面的老板,罚款交了啊,而且罚了2万都是很有决心要治理了。

这投入产出,太高了,太让人心动了。

而更多的情况,还不是要跑路之前的割一刀,而是借助平台和酒店之间相互踢皮球的事情来周期性收割。

这个新闻里面就是,最后说是酒店操作人员是新接手,不熟悉系统导致爆单。

就这么简单一句话,屁事儿没有。

你再问?再问就是临时工做的,临时工已经开除了。

有什么处罚办法么?

平台最多就是封了这个酒店,没事儿,现在成立一家公司多容易的事情,明年同样的店,幕后同样的老板,同样的套路。

那你说有没有真正治理的办法呢?

有,但是当地肯定是不愿意做的,不然也不会几乎每年都会爆出类似的情况了。

这里要讲一个我亲身经历的故事,很具有启示性。

我大学暑假去藏区支教的时候,听到十多年前一个当地治理的真实案例。

有一个亚洲最低海拔的冰川,也是离城市最近的一条现代冰川,很多游客都喜欢去。

去的路上会路过一个小镇,这个镇上有户人吃的是路霸钱。

他们用的办法很简单,开了一个省道旁餐馆,标价特别的便宜,味道我吃过的确还是不错,老板娘脑子精,觉得光开饭店赚小钱,不如利用当地民族特色赚大钱。

游客的汽车一头扎进院子,要出去的时候就只有倒车。

这车刚要出去,客人正在左右看车的时候,老板娘就让人赶着小鸡仔路过。

地本来就是黄土的,小鸡仔一跑后视镜又是盲区根本看不见,只要一出手,绝对压死一两只。

赔钱呗,又是天然跑山鸡,又是吃的虫草雪莲长大的,一只鸡仔收个500块钱不过分吧。

那时候没有什么大众点评,宰的就是过路游客,你要敢抗议,老板娘就把穿着民族特色服装的自家子侄叫出来,合法佩刀,不说话气势就拉满。

这事儿操作久了,当地要处理。

好话说尽,坏话也说尽,别人一切照旧,继续宰。

怎么办?

来感受一下基层智慧。

他们派了一个小公务员和几家镇上生意做的红火的大哥一聊。

核心话题就一个:

这家人,断别人财路。

这事儿的口碑传出去,不是说你一家店,而是骂整个这条线路。

你让镇上开酒店的大哥怎么办,你让镇上做餐饮的大哥怎么办?

你是滚刀肉,别人就不是了?你能佩刀,别人就不能佩刀了?

最后这小公务员自己都没出面,这家「鸡你太美」的店就自己关门了,以后再也没有遍地跑的小鸡仔了。

其实严格意义上来说,这是不上台面的治理方法。

但很有用。

挑起群众斗群众。

所以旅游大佬就非常粗鲁的说过,别看现在没到节假日各种景区里面都有宰客的事情发生,仿佛所有景区都是一个套路一样的,其实要具体的情况具体分析。

有的是大家形成了集体意识,你抬价我也抬价,一起搞个寡头垄断,一起笑嘻嘻。

那破解之法就在谜面上,寡头嘛,数量就少。

这种情况一般发生在小景区或者路上,就这几家店,可以直接上门打招呼,不听招呼就罚到死。

另外一种情况其实更普遍,就是大景区里面绝大部分商家都是正常的,偶尔冒出来几个想捞快钱,对这种情况防是防不住的。

最重要的就是做好恐吓。

怎么恐吓呢?

哪个景区有类似的事情爆出来,直接上全国黑名单,明年一整个景区都整改,不许宣传、不许打广告、不许拉游客。

到时候搞骚操作的人,被别的酒店千里追杀都有可能。

这样谁还敢骚?

当然,这大佬的解决手法,极端了。

但站在消费者的角度,宰我们的时候,那也是蛮极端的,对吧?

至于为什么这么简单有效的办法没办法执行呢?

因为裁判员也是运动员,又要治理,又要打造营商环境,自己还要捞点,怎么好意思真的下狠手。

那自然,商家就可以对咱们可怜的消费者下狠手了。

好好一个春节,相应国家号召,努力拉动内需,结果还受一肚子气。

多惨。

本文转载: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79966387/answer/2855843527

转载请注明:落伍老站长 » 西双版纳有酒店价格疯涨 15 倍,汉庭都要两千多元,有人被临时退单,人到当地却无法入住,如何看待此事?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

Hi,您需要填写昵称和邮箱!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