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知乎的百度快照,原帖已经404,不知真假
唐婧是雕塑系1班的,我是二班的,大课我们经常在一起上,从19年到现在,我们同学也基本上知道她人品了。
先说说她成绩吧,到现在听她舍友说她挂了四科,对,是挂了四科,补考直接不去考,重修费也懒得交,你能想像这是一个清华的学生么,有人问我她怎么没被劝退什么的,这个我真的不清楚哈,综测排名专业总共68人她排在67,上课坐在后排睡觉,刷抖音,老师们真的绝对对她没有什么好感。
再说说同学关系,在那一件事没有发生之前,大家其实都相处挺好的,在一九年初。那次她考试挂科的需要补考,后面他补考也没过,她为了拉别人下水,用手机QQ注册了个小号,冒充其他人给老师发一些毒骂的信息,让老师不给那些补考的同学过,已达到拉他们下水的目的,你可以想象,这种人在同学背后干这种事情是多么的恶毒,这件事后续我也没了解,好像她也没有处分
她有三个手机,同样的也有三个手机号,他在这三个手机号上都注册了美团跟饿了吗?她用美团跟饿了吗点外卖叫洗手,放他楼下,然后她去取完餐就说外卖丢失,叫商家全额退款,而且全部都退款成功了,她一天换一部手机,一天换一个手机号,连续吃了半年的霸王餐,这些事情别说我们系其他系的,大部分人都知道,但我们大家也没揭穿她,可见她品德是怎么样的
这位学弟是多么的无辜:
- 没监控这舆论压力下估计得退学,回家还要受街坊领居嘲笑,一辈子估计是毁了
- 我就被这么冤枉过,那是05年的时候,厂里停电了,我去给我女同事送资料,我到楼上去找她,我都没去女宿舍,就这被宿管看到了,她认识我,还和我聊了两句,好了,第二天女宿舍丢东西了,我被牺牲了,我被全厂通报开除了!我没法自证清白,后来听说别人又偷东西的时候被逮到了,那人承认了上次的手机也是他偷的,但是有什么用,我已经被开除了啊!
- 唉,无妄之灾。也是偏远地区走出来的状元,得多无助!心理阴影肯定是有了。
- 我觉得不管他怎么想,如果没有监控,男的得个抑郁症是少不了
- 希望学弟维权,太恶心了。其他真正受害的女性风评被害。不过这女的这回倒是自己社死了
事件还原
11月17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女生唐婧,在食堂时被一名学弟的书包碰到。唐婧怀疑学弟摸了她屁股,于是厉声斥责学弟性骚扰。

学弟为了自证清白,出示自己的学生证表明身份,表示自己没有摸她,并提议可以调取监控录像还原事实真相。
应该说在此过程中,唐婧的做法无可厚非。怀疑自己被摸,勇敢叫住男生,查明对方身份,本着不放过一个坏人,也不冤枉一个好人的原则,双方一起去调取监控。
但出人意料的是,唐婧在调取监控前,却将学弟的姓名、院系等详细信息在网络进行曝光。并实行“有罪推定”,声称学弟摸了她屁股,扬言要让学弟“社会性死亡”。

监控录像调取出来后,剧情很快出现反转。事实证明,学弟并没有摸唐婧,只是书包碰到了她。
唐婧行为的社会伤害
清华就是清华,一个小事件都能制造新闻,引发轰动。此事在网上发酵后,网友纷纷指责甚至谩骂“学弟”。
唐婧作为清华大学学生,其行为有过于霸道跋扈之嫌。如果没有监控录像还原真相,或者碰巧监控出现了故障,那么这位“学弟”一生都将被烙下“性骚扰”的耻辱印。

据说,这位学弟曾表示愿意以死证明自己的清白,如果悲剧真的发生,此事件引发的严重后果将无法挽回。学弟是此次事件最大的受害者,但唐婧更多伤害的却是那些真正被骚扰过的女性。
小编的儿子也在海淀上学,看到报道后真有一丝担忧,万一在地铁公交上无意中碰到她,被扣上性骚扰的帽子就太悲催了。
即便是犯罪行为,在法院宣判前不能进行有罪推定,犯罪嫌疑人是无罪的。而且,犯罪行为受害方也无权在公共空间去发布罪犯的详细个人信息。
还有一种可能,唐婧并没有意识到她的曝光行为的严重后果,将曝光学弟行为视作儿戏,搞着好玩,她在文字后使用的咧嘴大笑表情就是明证。

唐婧出身湖北秭归农村,她的父母在宜昌市金东山市场靠零售水果为生。可以看出,唐婧并非官二代富二代,她表现出的得理不饶人,应该是性格和认知使然。
当然,人性具有复杂性,清华北大也不能保证就没有色鬼、色狼。唐婧有防范安全意识无可厚非,只是她的处理方式有些偏激,希望此次事件能对更多的大学生起到警示教育作用。
大学生安全教育须全面深入
性骚扰是一个世界性问题,媒体和网络时有报道。唐婧也许正是受类似事件影响,反应过于极端。在人员拥挤的公众场所,出入体育场馆、乘坐地铁公交公共交通时,出现身体接触有时候是不可避免的。
出现这种情况时,女性应该警惕,确认性骚扰行为确实存在,应尽量保留证据,通过报警、采取法律手段进行追究,使违反分子收到严惩。

幸亏清华校方反应及时,通过调查摄像头取证后,还了学弟一个清白。
恶意曝光他人个人信息,而且造成巨大不良影响,这属于违法甚至犯罪行为。但唐婧确实给社会做了一个不好的示范,那就是可以轻松让一个人社会性死亡,可以随意让一个人身败名裂,而且犯错成本极低。
即便公安机关调查取证后通报案情,或者人民法院宣判后媒体发布消息时,很多时候都会以某某字眼隐去罪犯或犯罪嫌疑人的部分信息。
当前,我国大学生的法律知识尚很薄弱,遵纪守法意识尚有待进一步加强。无论清华大学,还是其他学校大学生,不仅要做到自尊、自爱,还要做到自警、自省。
你怎么看?欢迎评论、转发或关注。
转载请注明:落伍老站长 » 我是清华大学唐婧的同系同学,曝光一下她人品,不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