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自己的年终绩效,硬生生强制要求项目在 12 月中下旬上,然后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所有开发(包括甲方和我们外包)都开始加班,每天晚上 10 点多下班,周六也要正常上班……就像甲方的人自己说的,领导不把他们开发当人看。
神奇的是这个项目是 10 月底才开始讨论需求,11 月的第二个礼拜才开始正式开发,时间这么紧,需求到不少,这也要做,那也要做……
统一说明一下,我们属于人力外包
对于甲方开发来说,甲方公司和他们签订的劳动协议,必然包含了工作时长与加班费的规定。他们如果不愿意接受这种加班模式,完全可以走法律程序,要不起诉,要不拿赔偿走人,要不自己按劳动协议到点下班。
但是,如果领导或公司,与这帮加班人,有纸质合同,比如虽然这段时间要高强度加班,但若项目能在约定时间内完成,则年终每人发 X 元大奖,并且明年每人赠送 Y 天的带薪休假,等等。如果有这种补偿性质的合同,那么加班就并不再是苦逼差事。
对于你们外包而言,当初必然和甲方签订了合同,合同上,应该也有对工作时间,或者是对项目截止日期有要求的。当初合同能签下来,说明签字之人对这些事情,已经有了考量,觉得这些事情能在你们的能力范围,或精神承受范围内,能够拿下。现在,你们在工作中发现问题,对项目规划有异议,我觉得你们要找的人,不应该是甲方,而是应该去找当初这份外包合同,你方签订之人。你完全可以拿这事去要求你们自己的公司,给足加班费与休假补偿,要不你们也可以按照上文甲方开发的方式,走个到点下班,或走个离职法律流程。
另外,以上这些,都是表象。更本质的原因是,甲方开发与你们外包的不可替代性,还不够强。说白了,甲方公司,以及你们外包公司,愿意让甲方开发与你们,被甲方领导牵着瞎搞,或者甲方开发以及你们外包,自己不敢站出来反对,是因为甲方开发相对于甲方公司,以及你们外包相对于你们外包公司而言,实力还不够,所以公司觉得你们的可替代性高,才愿意让你们去做这种苦差事。你们就算跳了槽,去另外一家公司,如果是做同级别岗位的事情,也会继续遇到这种类似的事情。
想彻底避免这种事情,只能从本质上解决问题:要不,留在原有级别的岗位,通过积累更多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升级成为不可替代的大佬,让你们能给公司创造出比同级别同事更高的利润,这样公司会因为利益问题而更多考虑你们的意见。
要不,你们也可以不去学习,然后简单地下降一个层次找工作,形成降维打击,也能达到上述的结果,只不过你们的报酬也会相应的下降一个等级。
企业应用领域比较常见。
以前做运营商时,某项目本来正常开发。由于领导拍板,国际电信日要“献礼”,就是提前上线,于是疯狂加班赶工。运营商大楼也赶着同步装修,午休时大伙弄个板子往地板上一垫就躺了。偶然中午上厕所,发现我们躺·走廊这边,IBM 、Oracle 的人躺走廊那边,大家和楼那边的民工师傅一样。
其实赶工出来的东西很差,但是对方领导认可,可能算政绩吧,于是后面又有了二期(其实主要是为了不好用的一期擦屁股)。
转互联网后,类似的事情不敢说没有,会相对少一些。
内心比较羡慕中途辞职 SOHO 的朋友们,没有甲方、老板、上司这些糟心事。但是想来也会有属于自己的无奈和痛苦。
想起来同事之前吐槽,产品立项会议开完了,TR1-TR6 节点也都定义好了,一个规模不小的 AI SOC 芯片,年底就要 tapeout 流片。还剩 4 个月,3 个月设计+验证,1 个月后端版图 layout,计划定的非常理想,按照以往的尿性,delay 3-6 个月是正常的,各类复杂的 IP (比如 USB2.0/3.0,ARM,DSP,RISC-V,DDR2/3/4,HDMI,MPIP CSI/DSI,SDIO,EMMC 等等)一定是立项之后迟到几个月才到位。。。
正常情况下,这个规模的芯片,从设计开始到真正批量生产,1 年已经很快了。。
就算省掉中间的试验片 wafer 环节,也得至少 6-8 个月。。。
一旦出问题,就会再次 delay 小半年。。。
产品组总是定了个寂寞,开始的时候这个产品组大多数外行,非技术人员。。。
转载请注明:落伍老站长 » 甲方公司领导不把开发当人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