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大早,浦发红包群聊到一个问题:关于在第三方平台查询个人征信,会有什么影响?
先说结论和建议:不要随便用第三方平台查询个人征信,尤其是各种信贷超市类APP。
个人征信查询,是一个很严肃的事情。借此问题跟大家聊聊其中的大坑。
个人征信的详细版,几乎是汇集了个人所有的隐私数据。
1、个人信贷记录。
2、个人征信查询记录。
3、个人亲属关系。
4、个人住宅状况及地址(包括历史变更情况)。
5、个人身份信息(包括但不限于身份证信息、联系电话、学历信息、婚姻状况、工作单位及变化等)。
对于银行来说,查询征信是需要严格授权的,不管是贷款还是申办信用卡,我们都会看到一个“查询央行个人征信的授权书”。
别小看这个授权书,没有这个授权,任何金融机构和个人,都没有权限查询你的个人征信。
就连公检法需要查询,也是要有严格的证明材料和合规流程,才可以。
也就是说,个人征信报告查询,任何金融机构都是要在你的授权委托下,基于金融业务需求,才可以查询,比如信贷审批、信用卡审批、贷后管理等。
而第三方平台,用一个看似服务的产品,轻易获得了委托查询个人征信的权限。
而他们并不仅仅是给你提供了一个查询服务!
因为作为第三方金融机构,查询央行个人征信系统,必须是有真实的金融业务需求,并经个人授权,才能查询。也就是说不能乱查!
不做信贷审批,仅仅是代理查询?不存在的!
因为——
征信中心未授权任何第三方应用程序(APP)提供个人信用报告查询服务,敬请广大用户注意。
那么这个服务(业务)的逻辑,本质上是什么呢?
本质上就是你授权这些贷款平台,对你做了一次信贷(小贷)审批!
这也就是说,只要你用了这些平台的查询服务,隔一段时间后,你再去查询个人的征信报告,在查询记录里,一定会多一笔关于XX贷对你进行“信贷审批”的记录。
如果你查询频繁,就会多出一大串这样的信贷审批记录。
如果不巧,最近两年内你准备买房,那这些记录就成了一个跳进黄河都洗不白的问题。
因为银行信贷会质疑两点:
你是否缺钱?——不缺钱你还经常申请小额贷款?为什么申请了却没有对应机构的贷款记录?难道连小贷都不给你放款?(潜台词#¥%@&)
这些疑问不是小撩君自己揣摩的,是身边被坑过的朋友的亲身经历,上面的质疑是人家放款行当面刚他的问题。
最后朋友找了各种关系,换了服务银行,才摆平。
国内的金融市场和金融监管,正在一步步走向成熟和完善,有些看似创新的金融产品,其实就是用看似科技的外衣包裹一下,然后在灰色的边缘上打转转。在使用上,最好先咨询下身边的专业人士——能不能用!
个人查询征信报告的正规途径其实就在手边,登录上面截图的那个网站,一目了然。
既可在线查询,也可以找到全国各地征信分中心的查询点。
线上查询官方网址:
https://ipcrs.pbccrc.org.cn/
全国各征信分中心及查询点联系方式:
http://www.pbccrc.org.cn/zxzx/lxfs/lxfs.shtml
第二个网址打开,显示如上图,如果想去线下征信中心授权点查询,可以打开查看,并前去线下查询。
用第三方查询不好的点还有很多,比如查了之后,个人信息被泄露,天天被小贷骚扰等,这里就不多说了。用过的都会深有体会!
最后还是拿央妈自己的警示作为结尾——
央行征信中心未授权任何第三方应用程序(APP)提供个人信用报告查询服务,敬请广大用户注意。
转载请注明:落伍老站长 » 千万不要随便用第三方平台查个人征信!危害超乎你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