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熵增
2. 技术下沉
3. 供给过大
90年代一套VI设计(当时结合ci啥的)随便可以几十万上百万。但国内也只有很少的需求,只有这一些人来做。
2000年后,大学扩招,软件普及,营销知识也随着4A里跑出来的小广告公司逐步下沉,企业的品牌意识随着广告传播而崛起,同时更多的品牌设计公司诞生了。
2010年后,几家的大设计公司攻城略地,能做的大企业都做了。小型的设计公司雨后春笋般吃着他们吃剩的也活得自在。再下沉的市场,慢慢出现了威客之类的市场,也在满足一些特别初级的需求。需求总量在快速增大,但供给的总量更大,设计培训业也随后兴起。
然后设计费用滑坡开始,服务水平也是两级分化,越差越远。
一群在行业无法立足的设计师去了设计培训业,出于营销目的,为本来就过饱和的供给火上添油,忽悠了很多小白进入行业。中低端的设计服务费用因为供给过剩,进一步滑坡。
2020年后,国民自信上升,肯定会伴随一波新的中国品牌诞生,这背后肯定也需要设计师的贡献和努力,但这些是上层空间的事情了。上层公司的目标选择也开始分化,大设计公司如正邦,会依托自身原有的品牌背书,用低价快速开拓市场,这样设计行业会变得更为两极分化。
人工智能和各种模板网站的产生,会导致初级设计行业的服务水平和价格进一步下跌。
某种意义上是好事,可以过滤掉更多的小白。
我在别的回答里也一直说了,这行业没那么好,但如果深耕下去也不太糟,只是做设计师财富自由不太可能,但是努力个十几年,成了个专家,中产是妥妥的。
而如果在这行业开公司呢,基本也会有不可能三角,组织大,费用高,客户多。所以总体量其实是有限的,看到正邦的转型就可以了解到了。
但不在沉寂中爆发就在沉寂中灭亡,否极泰来,行业可能也在孕育着变革。
对设计师的建议是,坚持下去,努力提升,远离shithole,曙光可能不远了。
对设计公司的建议是,在几个客户上做精做细,提高利润比提高业务量对长期发展有效。所谓价格翻一倍,客户砍一半策略。用合伙制把握核心人才,适当跟客户谈业务分成,努力产生睡后收入。
逆商增就会赚到钱。
但如果小白们觉得这行业不吃香、不好赚钱,我们应该开心么?
不对的,我们要让这行变成,小白们觉得赚钱、吃香,但是意识到自己那点斤两没是希望的。
只有进入行业的人才多了,我们行业才会更好。
平面设计行业为什么不能跟律师业一样呢,设计师为什么不能跟律师一样受到尊重呢?
但这让行业变得更好的事情,
靠学院派的傻波一和那些没屁用的酒肉协会是没希望的。他们想的只是如何巩固自己的话语权。
靠培训班公众号也是没希望的,他们想的是忽悠更多小白进入这个行业,然后割小白们韭菜,目的是啥,还是赚钱。
这事情,只有靠在行业中的资深设计师们和设计公司的boss们才能做到。
现在可能差的只是那个扯虎皮的人。
作者:Vega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72798866/answer/2005672788
来源:知乎
转载请注明:落伍老站长 » 现在做平面设计为什么没有以前那么吃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