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民2020组成
中国网民年龄结构分布
在网民年龄分布上,我国30-39岁网民数量最多,占20.4%;20-29岁和40-49岁的网民数量分别为19.9%和18.7%。在网民的学历结构中,初中学历占比最大,高达40.5%;高中/中专/技校占21.5%,小学及以下占19.2%。大专、本科及以上分别占10.0%和8.8%。

网民专业结构
在网民的专业结构中,学生所占比例最高,占23.7%,其次是个体户/自由职业者、农、林、牧、渔业工人和农民工。

然而,大量的网民并不意味着他们可以在互联网发出自己的声音。我们已经看到无数成功人士在互联网分享他们的成功经验,但我们看不到的大多数普通人,才是中国的大多数人。
总的来说,这份报告非常真实,具有参考价值,反映了中国网民的真实情况。通过数据,我们也可以发现互联网发展中存在的许多问题。只有解决更多人的需求,我们互联网的环境才能更健康地发展。
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21)
来源: 人民网
7月13日,由中国互联网协会主办的 2021(第二十届)中国互联网大会在京开幕。会上《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21)》(以下简称《报告》)在大会上正式发布。《报告》显示,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我国电子商务、在线教育、互联网医疗健康等产业快速增长。其中,互联网医疗健康市场规模达到1961亿元,同比增长47%,增幅位居各行业首位。网络出行市场交易规模则首次出现负增长,同比下降15.7%。
《报告》显示,2020年,我国云计算整体市场规模达到1781.8亿元,增速为33.6%;大数据产业规模达到718.7亿元,同比增长16.0%;人工智能产业规模为3031亿元,同比增长15%。
云计算市场规模增速明显 大数据增幅领跑全球
2020年,我国云计算整体市场规模达到1781.8亿元,增速为33.6%。其中,公有云市场规模达到990.6亿元,同比增长43.7%,私有云市场规模达791.2亿元,同比增长22.6%。
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大数据产业规模达到718.7亿元,同比增长16.0%,增幅领跑全球大数据市场。此外,我国2020年人工智能产业规模为3031亿元,同比增长15%,增速略高于全球增速。我国人工智能企业共计1454家,居全球第二位,仅次于美国的2257家。
2020年,我国智能网联汽车销量为303.2万辆,同比增长107%,渗透率保持在15%左右。
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市场规模约为300亿元,VR市场规模约230亿元,市场占比约80%。预计到2024年AR的占比将超过VR。
《报告》显示,2020年,中国网络视频市场规模达到2412亿元,同比增长44%,数字音乐产业市场规模达732亿元,同比增长10%。网络视频活跃用户规模达到10.01亿、网络音频娱乐市场活跃用户规模达到8.17亿,同比分别增长2.14%、7.22%。
互联网医疗市场增速迅猛 网络出行市场首次出现负增长
受疫情影响,网络出行市场交易规模首次出现负增长。报告显示,2020年,我国网络出行市场交易规模约为2886亿元,同比下降15.7%。网络出行服务支出占居民交通支出的比重为11.3%,同比下降0.1个百分点。
2020年,我国在线教育市场规模继续保持稳定增长,达到4858亿元,同比增长20.2%。报告显示,2020年教育行业共发生247起投融资事件,同比减少26%。
《报告》显示,2020年,全国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37.21万亿元。其中,商品类电商交易额27.95万亿元;服务类电商交易额8.08万亿元;合约类电商交易额为1.18万亿元。
2020年,我国互联网医疗健康市场规模快速扩大,达到1961亿元,同比增长47%,增速居各行业之首。
《报告》预测,我国互联网医疗健康市场规模2021年将达到2831亿元,同比增长45%,大健康产业整体营收规模达到7.4万亿元,同比增长7.2%。我国医疗信息化市场规模突破650亿元,同比增长18.6%。(赵超)
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2月3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89亿,较2020年3月增长8540万,互联网普及率达70.4%。2020年,我国互联网行业在抵御新冠肺炎疫情和疫情常态化防控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为我国成为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国内生产总值(GDP)首度突破百万亿,圆满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做出了重要贡献。
“健康码”助9亿人通畅出行,互联网为抗疫赋能赋智
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互联网显示出强大力量,对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起到关键作用。疫情期间,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推出“防疫健康码”,累计申领近9亿人,使用次数超过400亿人次,支撑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实现“一码通行”,大数据在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中作用凸显。同时,各大在线教育平台面向学生群体推出各类免费直播课程,方便学生居家学习,用户规模迅速增长。受疫情影响,网民对在线医疗的需求量不断增长,进一步推动我国医疗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截至2020年12月,我国在线教育、在线医疗用户规模分别为3.42亿、2.15亿,占网民整体的34.6%、21.7%。未来,互联网将在促进经济复苏、保障社会运行、推动国际抗疫合作等方面进一步发挥重要作用。
网民规模接近10亿,网络扶贫成效显著
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为9.89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0.4%,较2020年3月提升5.9个百分点。其中,农村网民规模为3.09亿,较2020年3月增长5471万;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为55.9%,较2020年3月提升9.7个百分点。近年来,网络扶贫行动向纵深发展取得实质性进展,并带动边远贫困地区非网民加速转化。在网络覆盖方面,贫困地区通信“最后一公里”被打通,截至2020年11月,贫困村通光纤比例达98% 。在农村电商方面,电子商务进农村实现对832个贫困县全覆盖,支持贫困地区发展“互联网+”新业态新模式,增强贫困地区的造血功能。在网络扶智方面,学校联网加快、在线教育加速推广,全国中小学(含教学点)互联网接入率达99.7% ,持续激发贫困群众自我发展的内生动力。在信息服务方面,远程医疗实现国家级贫困县县级医院全覆盖,全国行政村基础金融服务覆盖率达99.2% ,网络扶贫信息服务体系基本建立。
网络零售连续八年全球第一,有力推动消费“双循环”
自2013年起,我国已连续八年成为全球最大的网络零售市场 。2020年,我国网上零售额达11.76万亿元,较2019年增长10.9%。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9.76万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24.9%。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7.82亿,较2020年3月增长7215万,占网民整体的79.1%。随着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发展格局加快形成,网络零售不断培育消费市场新动能,通过助力消费“质”“量”双升级,推动消费“双循环”。在国内消费循环方面,网络零售激活城乡消费循环;在国际国内双循环方面,跨境电商发挥稳外贸作用。此外,网络直播成为“线上引流+实体消费”的数字经济新模式,实现蓬勃发展。直播电商成为广受用户喜爱的购物方式,66.2%的直播电商用户购买过直播商品。
网络支付使用率近九成,数字货币试点进程全球领先
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网络支付用户规模达8.54亿,较2020年3月增长8636万,占网民整体的86.4%。网络支付通过聚合供应链服务,辅助商户精准推送信息,助力我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移动支付与普惠金融深度融合,通过普及化应用缩小我国东西部和城乡差距,促使数字红利普惠大众,提升金融服务可得性。2020年,央行数字货币已在深圳、苏州等多个试点城市开展数字人民币红包测试,取得阶段性成果。未来,数字货币将进一步优化功能,覆盖更多消费场景,为网民提供更多数字化生活便利。
短视频用户规模增长超1亿,节目质量飞跃提升
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网络视频用户规模达9.27亿,较2020年3月增长7633万,占网民整体的93.7%。其中短视频用户规模为8.73亿,较2020年3月增长1.00亿,占网民整体的88.3%。近年来,匠心精制的制作理念逐渐得到了网络视频行业的认可和落实,节目质量大幅提升。在优质内容的支撑下,视频网站开始尝试优化商业模式,并通过各种方式鼓励产出优质短视频内容,提升短视频内容占比,增加用户粘性。短视频平台则通过推出与平台更为匹配的“微剧”“微综艺”来试水,再逐渐进入长视频领域。2020年,短视频应用在海外市场蓬勃发展,同时也面临一定政策风险。
高新技术不断突破,释放行业发展动能
2020年,我国在量子科技、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领域不断取得突破,应用成果丰硕。在量子科技领域,习近平同志指出,“要充分认识推动量子科技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加强量子科技发展战略谋划和系统布局,把握大趋势,下好先手棋”。量子科技政策布局和配套扶持力度不断加强,技术标准化研究快速发展,研发与应用逐渐深入。在区块链领域,政策支撑不断强化,技术研发不断创新,产业规模与企业数量快速增长,实践应用取得实际进展。在人工智能领域,多样化应用推动技术层产业步入快速增长期,产业智能化升级带动应用层产业发展势头强劲。
上市企业市值再创新高,集群化发展态势明显
截至2020年12月,我国互联网上市企业在境内外的总市值达16.80万亿人民币,较2019年底增长51.2%,再创历史新高。我国网信独角兽企业总数为207家,较2019年底增加20家。互联网企业集群化发展态势初步形成。从企业市值集中度看,排名前十的互联网企业市值占总体比重为86.9%,较2019年底增长2.3个百分点。从企业城市分布看,北京、上海、广东、浙江等地集中了约八成互联网上市企业和网信独角兽企业。当前,我国资本市场体系正在逐步完善,市场包容度和覆盖面不断增加,更多地方政府也正积极培育本地创新创业公司及独角兽企业,有望最终形成“4+N”的发展格局。
数字政府建设扎实推进,在线服务水平全球领先
2020年,党中央、国务院大力推进数字政府建设,切实提升群众与企业的满意度、幸福感和获得感,为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提供服务支撑。截至2020年12月,我国互联网政务服务用户规模达8.43亿,较2020年3月增长1.50亿,占网民整体的85.3%。数据显示,我国电子政务发展指数为0.7948,排名从2018年的第65位提升至第45位,取得历史新高,达到全球电子政务发展“非常高”的水平,其中在线服务指数由全球第34位跃升至第9位,迈入全球领先行列。各类政府机构积极推进政务服务线上化,服务种类及人次均有显著提升;各地区各级政府“一网通办”“异地可办”“跨区通办”渐成趋势,“掌上办”“指尖办”逐步成为政务服务标配,营商环境不断优化。
报告全文下载:http://pan.down345.com/f/5105654-505449956-7e884a
转载请注明:落伍老站长 » 《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21)》发布
相关文件下载地址
©下载资源版权归作者所有;本站所有资源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使用,请支持正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