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如何看待王陶陶的文《冷战时代的最大隐忧:中国年轻人的八旗子弟化》这篇文?

感想 eben 857浏览

可能很多人都没意识到,资本主义正在面临一个终焉问题的考验,那就是这个世界未来已经没有合格的廉价劳动力供压榨了。

别扯什么印度非洲,没有普及合格的教育之前根本不可能有合格的劳动力,而普及教育后没有人甘于成为廉价劳动力。

这一情况有点接近于奴隶制后期,整个社会全他娘的公民没有可供掠夺的奴隶种族。

所以都到这个节骨眼了,居然不想着提高生产力而是雇佣一棒子反动文人忽悠社会道德绑架别人去当廉价劳动力。资本家果然是反动它妈给反动开门——反动到家了。


人工智能的时代已经来了,还想着廉价劳动力呢,中国的年轻人宁愿送外卖也不愿上流水线了。


有人赞你,有点离谱。人工智能化,无人机械化,耗费率很高的(比如说程序出错,机械出错等等之类的,停摆了就是停摆了,资本集团的掌控者们是做不到用所谓鸡汤所谓意识形态就能让人工智能或机械无视这些“出错”而继续运行的。而停摆了,就意味着亏损,停摆久了就不赚钱,不赚钱就是亏,亏了就是血亏。)只有人,可以被资本通过经济手段随意操控的人,才是最便宜的,但便宜也意味着某个时刻所需要付出的代价很高罢了。
不过掌控资本集团运行的资产阶级赌的就是自己先赚到先离场,至于后进场的要为这付代价的是谁?他们根本就不在乎。


所以任何统治阶级到最后都是阻碍社会发展的绊脚石,因为他们是既得利益者。


2021年还有人做着廉价劳动力是资本主义必须的美梦啊。
上个世纪80年代的日本半导体行业工人可是正经的匠人,学历最低也得高中,还得师傅手把手教上十年。那个时候的日本叫自己匠人还说得过去。“日本半导体行业绝不可能向全是文盲的中国转移”。现在富士康工人初中文凭 培训3个月甚至三天就能上岗了。
如果工业革命可以把1万人的生产力提高到1百万农民的水平,为什么靠着科技进步100个工程师不能相当于曾经的一百万工人?用少数的几十万博士(或者类似的高级人才)坐在办公室里完成对于全部一百亿人类物质财富的创造又有什么不可能的呢?
科技进步对于社会物质生产力的提高的负面后果之一是底层那些没有受到良好教育(这里指本科甚至博士)的人甚至失去了被剥削的价值。他们的性价比甚至比不上自动化的机器。
把人类从物质财富生产的工作中解放出来后,没有工作的人类是去公园里卖气球靠着政府的补贴或者救济生存还是在家中沉迷虚拟现实呢?


第一,光一个初中文凭就已经宣布绝大多数国家出局了。
第二,工业革命之后整个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是远超过农业时代的。就以你说的半导体为例,你有没有想过,半导体行业在几十年前根本就不存在。
最后,既然你举了个例子那我也对等的举个例子;铁道部原本的人工清筛队,二百人三个小时可以完成五百米清筛。后来出现了机械化清筛队,大概两三百人三个小时能完成五百米清筛。看起来换成先进的机械化清筛后效率反而降低了,可是铁道部依然大力推广机械化清筛代替人工清筛你知道为什么吗?小提示,当年人工清筛队有一句顺口溜叫做“前面清着筛,后面冒着泥。”


愿意过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小共同体生活的乡民不用强力是永远无法转换成工业劳动力的。
而特别想实现工业化 成为列强的民族则是最适合转化的,东亚就是典型[飙泪笑]
东亚之后,再无东亚。


管理学之父德鲁克早就提过一个概念,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知识型劳动人才正在取代过去的产业工人成为社会劳动群体的中坚力量,辉煌的蓝领时代在美国早就已经结束了,在各个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也先后结束了。所谓的知识型劳动人才指的就是那些既动脑力又动体力的人,最典型的就是程序员,此外还有提供咨询服务的人,提供教育服务的人等等。
也就是说,其实资本家早就知道了这个发展规律,并且开始提前为自己准备。大厂压榨程序员,压榨各类知识型劳动人才,并将他们变成一颗颗螺丝钉,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一年两年的事了。动视对T组的压榨,暴雪将员工螺丝钉化导致一些高管因为找不到自己想要的自由而离职,这类事情已经发生很多起了。这说明在新时代的浪潮中,资本家仍然掌握了相当的主动权,并且开始变着方儿去压榨新型的劳动力人才。
然而下面还有人根本没有看清产业工人时代的式微,还在那里鼓吹早就老掉牙的劳动力密集型行业,这是连资本家的脚步都没有跟上。


当年政治课本上写,如果生产关系不能适合生产力发展,成为了生产力发展的桎梏,就会被新的生产关系取代,由此封建主义取代了奴隶制,资本主义取代了封建主义。但是社会主义却不是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到极致的结果,而且从资本主义链条最薄弱的环节产生(大意是这样)
当时不太明白为什么社会主义这么特殊(必须在资本主义的薄弱环节产生),现在想想可能是因为当时在生产力并没有高度发达(甚至弱于大多数资本主义国家)的情况下强行进入社会主义导致了对社会主义产生了一些误解。现在恐怕是真正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不再适合生产力的发展的时候了

转载请注明:落伍老站长 » 如何看待王陶陶的文《冷战时代的最大隐忧:中国年轻人的八旗子弟化》这篇文?